對消毒餐具消毒不徹底重拳出擊
對消毒餐具消毒不徹底重拳出擊
對于消毒餐具,一定要真正消毒,因為它是人們吃飯的工具,所以病從口入,所以一定要防止消毒餐具并沒有真正消毒,而實際上有些個人,為了不擇利益,采用不好的消毒餐具,同時對設(shè)備不了解,還有根本沒有防治病從口入的思想,所以造成許多餐具衛(wèi)生不徹底,為此我從網(wǎng)上找了幾種情況,供大家了解。
殘渣和餐具同過傳送帶[黑幕]
8月5日下午2時許,工作的近一個小時里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食物殘渣和碗筷一起經(jīng)過高溫消毒后,被送到傳送帶上,如被水泡得發(fā)白的西瓜皮,濕漉漉的大塊牛肉,咬了只剩一半的玉米,白花花的半只雞爪等,其中排骨、蟶子殼、辣椒等是最常見的殘渣。
食物殘渣會依附在餐具上或是夾雜在餐具之間,而運著食物殘渣的傳送帶,也無需定時清洗,臟了就用抹布一抹就好了,因此傳送帶上的污漬就這么一次次地再次污染了餐具。
黑幕【五】
消毒后碗筷直接擺地上
8月6日5時許,工人們都下班后,記者趁著工人們都離開包裝間后,留在車間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消毒后擺放在籃子里的餐具,直接放在地上,上面還停著蒼蠅。
工廠包裝間后面是個餐廳,會有餐廚垃圾堆放在門口,上面停著蒼蠅蟲子。平時工作時,包裝間的窗戶都是打開的,這些蒼蠅蟲子都會飛進(jìn)來。
黑幕【六】
徒手撿殘渣臟手來包裝
面對傳送帶上的食物殘渣,工人們直接用手拿掉,丟到傳送帶外,繼續(xù)用臟手包裝餐具。
沒被丟出的殘渣,就會被送到放置在傳送帶末端的籃子里,該籃子里還裝有消毒后的勺子,管理員就是從這籃子里拿出勺子,直接放入餐具中進(jìn)行包裝。
8月6日,記者見一女工正在撿出那籃子里的殘渣時,走上前“幫忙”,記者拿掉了一塊豬肉。
記者:拿了豬肉后,我要不要洗手。
管理員抬頭笑了笑說:不用。
記者:這里面的勺子,還可以繼續(xù)用來包裝嗎?
管理員點了點頭:嗯。
黑幕【七】
消毒后仍有污跡用抹布擦
包裝時,工人們會挑出明顯沒被清洗干凈的餐具,丟到另外的籃子里,下班時重新拿去清洗。比如,沾有辣椒或是大塊有色污漬的餐具。
站在記者旁邊工作的是管理員,有時他手里會拿一塊抹布,緊緊拽在手中。這塊抹布有點發(fā)黃,平時就隨意放在機器旁。當(dāng)看到餐具上有小污漬時,他就迅速地用抹布一擦,動作很熟練,被“美容”了的餐具就這么“過關(guān)”了。
8月6日,記者拿起那塊布,用清水沖洗了一下,詢問另一管理員,“可不可以直接擦洗?”
她回答說:“可以啊,來得及你就擦,來不及就算了。那些米粒和蔥直接擦掉就行。”
問完后,記者還是沒用那塊布,難以下手,這布實在不干凈。
黑幕【八】
帶血跡餐具包裝“過關(guān)”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經(jīng)過消毒的餐具還會有水滴,特別是杯子和醋碟。
一些沾有水的醋碟,只要不是臟水,工人會把醋碟放在傳送帶上敲一敲,去掉水滴,繼續(xù)包裝。但很多有水滴的杯子,工人不會挑出或是去掉水滴,而直接包裝。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在傳送帶上會有破損的餐具,如碎玻璃等,一旦工人不小心,就很容易被扎破。8月6日上午,一名女工的手被扎破流血了,她就用放置在包裝間內(nèi)的創(chuàng)可貼包扎了傷口,繼續(xù)工作。
之后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餐具上出現(xiàn)了血跡,管理員就用布擦了血跡后,將其拿出。但之后,還是陸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帶有血跡的餐具沒被發(fā)現(xiàn),于是這些“帶血”的餐具就被包裝“過關(guān)”了。
黑幕【九】
餐具消毒竟只有兩三秒
8月6日下午5時許,干完一天的活后,雖累得精疲力盡,但仍不解餐具消毒后為何還有水。
最終,一名老員工透露,因為杯子多,工人少,有的杯子沒有倒扣好,就送進(jìn)消毒箱里,所以有的水沒有烘干。他還說,消毒不到位主要是因為消毒的速度太快了,消毒的機箱大概只有兩米長,整個消毒過程也就兩三秒,餐具送進(jìn)去馬上就出來了,怎么可能消毒干凈。
黑幕【十】
消毒浸泡池水兩三天才換
記者臥底發(fā)現(xiàn),工廠粗洗池是最臟的,池子里的水是一天換一次,每天到了下午水就變臭了,但還是要用發(fā)臭的水去洗餐具。消毒浸泡池里的水是三天才換一次,如果洗的餐具多才會兩天換一次。
社會上每個人掙要要通過合理的勞動,對于不要良心而掙錢的,國家一定要嚴(yán)懲,同時也保證了消毒公司的合法利益。
